馬斯克何以「通吃」中美兩國政府和市場?

June 11, 2023
360 views

特斯拉(Tesla)CEO馬斯克(Elon Musk)在當今世界是一個頗為特殊的存在。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在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的追求中、在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的背景下、在實業與資本的博弈中、在以創新實現人類偉大夢想的商業實踐方面,馬斯克的獨特之處及其影響力,是大大超越同儕的。

首先,他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成功企業家。他創建或投資了兩家了不起的企業。2002年6月,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2004年,馬斯克向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創立的特斯拉公司投資630萬美元,目前擔任該公司的CEO。這兩家公司目前都很成功,前者不僅成功開發出了獵鷹火箭、龍飛船,成功地在美國航天飛機時代結束後,把美國載人航天發射的主導權拿回美國人自己手裏,還成功地開發出星鏈(Starlink),這項低軌道衛星網路計劃旨在提供全球高速網路覆蓋服務。在烏克蘭戰爭中,星鏈發揮了改變戰爭形態的巨大作用。特斯拉公司現在已成為全球電動車領域執牛耳的頭部企業,它也成為馬斯克的代名詞。

其次,在中國與美國兩國政府中,馬斯克都很「吃」得開。眾所周知,中美關係近年來急轉直下,美國已將中國列為其「長期戰略競爭對手」,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對中國實行了極為嚴厲而系統的打壓和制裁,中美地緣政治及經貿關係掉進了兩國建交以來的最低谷。美國在世界各國推動盟友對中國進行圍堵,從國家到企業,在面對中國問題時都必須「站隊」表態,很多國家/地區(如日本、韓國、荷蘭、澳洲)和企業(如阿斯麥爾、英特爾、東京電子、台積電等),即使犧牲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不得不遵守美國政府的制裁措施來一致「制華」。中國在受到美國打壓後的反擊也頗為激烈,從外交、外貿、企業制裁到公眾宣傳,對美國的反擊也達到了兩國建交以來的歷史高點。

美國電動車企業Tesla(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2023年5月31日晚上參觀Tesla的上海工廠,並與員工見面。圖為馬斯克6月2日在個人Twitter賬號發布他視察廠房的照片。(Reuters)

然而,就在兩國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下,馬斯克在兩國政府和社會層面,卻表現得遊刃有餘,中美兩國政府都對他青睞有加。在美國,SpaceX與美國軍方的關係極為密切,該公司不僅獲得了美國軍方的大量火箭發射訂單,而且其研發過程中得到過美國軍方的經費支持,可以便利地使用美國政府控制下的火箭發射場地。SpaceX開發的火箭和龍飛船是美國目前主要的載人航天發射載體,而且讓美國得以不再花巨資向俄羅斯「買座位」通往國際太空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SpaceX以私營企業身份開發的星鏈計劃,在烏克蘭戰爭中大放異彩,其提供的太空網路服務為烏克蘭方面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服務。有業內人士評價,SpaceX開發的星鏈幾乎以一己之力重新定義了現代戰爭,做到了美國政府都做不到的事。

在中國,馬斯克是中國政府的座上賓,在中國社會和市場上的口碑也很好,新穎而時尚。在特朗普政府加力打壓中國、美國企業對投資中國心生疑慮時,特斯拉反其道而行之,投資中國在上海建立了超級工廠。而中國政府也對此項目一路綠燈,創造了特斯拉前所未有的拿地-建廠-投產-銷售-盈利的記錄。目前,上海工廠已成為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中國市場也成為特斯拉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特斯拉投資中國市場是一場相互成全——它在中美關係轉冷的背景下逆勢投資中國,讓中國政府感到了其誠意,特斯拉也成為中國調整外資政策後第一家外資全資控股的汽車企業。中國市場這一想象力巨大的故事,也有力支持了馬斯克回擊當時幾乎一致看空特斯拉的華爾街,「中國市場」幫助馬斯克最終贏得了對華爾街的博弈。

馬斯克的智慧還表現在他「懂政治」。在台海問題上,馬斯克曾直率地表示,「實現統一是中國官方政策,這一點無需解讀言外之意,而是要認真對待。」這一表態滴水不漏,既表達了他的直率之言,同時又深得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之心。此外,在美國推動盟友「圍毆」中國、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敵意顯著增長的大氛圍下,馬斯克坦率承認中國在經濟與科技領域取得的進步,既得體地「奉承」了中國,也顯示了他與那些反智的政客和地緣政治觀點巨大的差別。在日前的訪華行程中,馬斯克明確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對「脱鈎斷鏈」,願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在此次44小時的旋風式訪華中,馬斯克在北京會見了中國三位部長——國務院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秦剛、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和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上海會見了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這種「待遇」,與美國政府高官在訪華或與中國溝通問題上遇到的尷尬,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023年5月31日會見Tesla創辦人馬斯克(中國商務部)

第三,馬斯克崇尚實業和科技創新,他蔑視資本,不把華爾街放在眼裏。讓華爾街跟着他走,而不是相反。從安邦研究團隊的訊息追蹤研究來看,在2019年及以前,特斯拉的發展一度十分「兇險」,尤其是在2018年,特斯拉當時難以擺脱產能不足、經營虧損、償還債務等多種窘境,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已經不再相信特斯拉,從高盛、摩根士丹利這些老牌大投行,到一些極為嗜血的對沖基金,都開始做空特斯拉。彼時,特斯拉開始與上海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安邦的研究人員在2018年也曾分析並預判:特斯拉的「救贖」在中國市場——如果特斯拉能夠抓住機會成功打開中國市場,這不僅會體現在業績表現上,更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新的預期。

2019年,特斯拉的處境發生了反轉。2019年的聖誕節,特斯拉收到兩份大禮:一是該公司獲得中國國有銀行給予的100億元人民幣超低息貸款,二是特斯拉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市值突破750億美元。2019年12月26日,特斯拉的股價上漲至430美元,淡倉在爆倉壓力下將不得不回補。馬斯克嘲諷一家做空機構——綠光資本創始人David Einhorn:「考慮到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成功,給你造成的損失,尤其是你的資產管理總額從150億美元急劇下降到50億美元,我們對你表示同情」。Einhorn也承認,特斯拉給綠光資本帶來了「顯著損失」,是最失敗的押注之一。摩根士丹利也是做空者中的一員,因為看錯方向而遭受損失。

對於在國際市場上人人畏懼的華爾街金融機構,馬斯克表現出「科技新人類」對他們的蔑視。在長期信用擴張的世界,人類進入了資本氾濫的時代(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尤其如此),這時候資本並不是稀缺品,而是廉價品,那些能夠與人類未來夢想相關的科技創新、尤其是那些能將創新與市場需求連接在一起的實體企業,才是真正的稀缺品。而這些正是馬斯克所要做的事情。華爾街要的是資本投資回報,而馬斯克關注的是人類的創新與未來夢想。在網路訊息爆炸的時代,馬斯克深諳如何在網絡時代裏造勢,當他的影響力大到一定程度時,他也會有效利用影響力來造勢。在巨大的「勢」面前,華爾街資本有時甚至落到了「跪舔」的地步。以今年5月30日至6月1日馬斯克的訪華來看,他在中國總共待了44小時,特斯拉股價在5月31日大漲,市值增加了250億美元,馬斯克的淨資產增加至約1920億美元,重回世界首富。馬斯克造勢、借勢來調動資本,已經到了極為從容的境界。

最終分析結論:

在中美兩國之間能夠遊刃有餘地穿梭,超越了地緣政治博弈的複雜局面,能夠抓住科技創新建立與人類需求的商業連接,同時又能不斷思考AI威脅人類、人類移民火星、網絡時代的言論自由等重大話題,以關係到人類命運的偉大憧憬來引領人們思考,這就是埃隆·馬斯克給世界帶來的東西。在當前極為複雜的世界環境下,馬斯克能夠極為罕見地「通吃」中美兩個大國,並不是偶然的運氣好,他所做的事情、思考的問題,在相當程度上指向了世界各國都需要的未來公約數。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6月4日的「每日經濟」專欄

Source: 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