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中銀香港弱勢三大原因 股息率直逼6厘 專家反薦滙豐、內銀

July 15, 2023
302 views

美國去年3月展開加息周期,香港息口水平亦持續上升,利好本地銀行息差,惟相關板塊年初至今跑輸大市,其中散戶「愛股」中銀香港﹙2388﹚年內股價累挫13.9%,周五收報23.25元。表現強差人意,專家歸究三大原因,直言中銀香港現價近6厘息「唔高都唔低」,反建議較高息的滙控﹙0005﹚及內銀股。

翻查中銀香港年報,去年股東應佔溢利17.8%至270.54億元,每股盈利及派息分別是2.56元及1.357元。換言之,現價往績市盈比率已跌9.08倍,股息率則升至5.84%。

即便是今年首季,中銀香港表現亦不遜色。公司在提取減值準備前之淨經營收入按年上升12.3%至152.33億元。計入外匯掉期合約的資金收入或成本後的淨利息收入為118.67億元,按年增長39.3%;淨息差為1.5%,按年上升42個基點。

散戶「愛股」中銀香港﹙2388﹚年內股價累挫13.9%,專家歸因於三大原因。﹙資料圖片﹚

原因一、內房貸款質素

往績表現不錯,股價卻「跌跌不休」。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認為其主因受內地經濟下行影響,當中內房貸款壓力為焦點。以中銀香港和東亞銀行(0023)為例,由於在內地持有貸款業務,在現時內地經濟出現下行環境下,相信會對貸款業務質素會造成一定影響。

據評級機構穆迪去年數據顯示,對內地貸款敞口最高的港銀依次為東亞銀行(0023)、中銀香港(2388)及恒生銀行(0011),這三家銀行與內房相關貸款額合共達逾2,400億元。報告續指,鑑於內房行業低迷,內房貸款對港銀造成高資產風險。當中大部份港銀內房貸款至少佔內地貸款的20至30%。其中,對內地貸款敞口最高的港銀依次為東亞銀行、中銀香港及恒生銀行,截至去年尾與內房相關貸款佔總貸款額分別為11%、7%及6%。

中銀香港在2022全年貸款及其他賬項減值準備淨撥備為25.45億元,按年上升29.5%,總貸款減值準備對客戶貸款比率為 0.70%,而去年內房相關撥備不足40億元。該行表示,由於香港及內地經濟復甦面臨挑戰,加上本港高息環境對客戶構成還款壓力,更料今年不良貸款率將會上升。

中銀香港風險總監蔣昕今年6月業績會上亦指出︰「要看內地政策支持措施能否迅速見效,居民消費信心能否迅速得到改善,預期我們的不良(貸款)率可能進一步上升,但整體信貸風險穩定可控,亦會繼續保證我們的撥備水平充足。」

本港樓市不確性因素升溫,對銀行按揭貸款業務之影響須留心。﹙資料圖片﹚

原因二、樓市不確性因素升溫

與此同時,伍禮賢認為,本港樓市交投方面未見起色,在銀行按揭的業務上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中銀香港去年底客戶貸款總額為16,495.1億元,當中按揭相關貸款達4,000億元,佔比近25%。換言之,本港樓市好淡,也左右中銀香港貸款表現。事實上,本港樓市不確性因素升溫,對按揭貸款業務之影響,有待觀察。金管局統計調查結果顯示,今年5月份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為426億元,少於去年5月時批出的546億港元,而最新五月底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為17,666億港元,同期上年為18,289億港元,下跌3.4%。

美聯儲展開加息周期,利好港銀息差,惟效果難言十分顯著。(Getty)

原因三、高息周期完結

在長時間的高息環境下,銀行淨息差收入由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擴大,短期料繼續利好香港銀行業。中銀香港去年淨利息收入388.14億元,上升21.51%,抵銷淨息差擴闊19點子至1.25%,而計及外匯掉期合約資金收入或成本則升27點子至1.36%。

不過,聯儲局去年3月展開加息周期,中銀香港去年經調整後淨息差升至1.36%,而首季淨息差為1.5%,皆不及19年疫情前的1.69%。伍禮賢亦預計環球利率到中期會出現下降趨勢,現時理想的息差環境,難以持續推動銀行息差收入。「市場預期美國加多一次息就會結束加息週期,美國兩年或者十年期債息開始出現下降情況⋯⋯未來理想息差環境未必可以持續落去。」

伍禮賢認為,滙豐、內銀收息較中銀香港可取。﹙資料圖片﹚

投資建議︰滙豐、內銀更吸引

在投資操作方面,伍禮賢認為中銀表現較為平穩,反觀恢復派季息及收益率較高的滙豐控股(0005)更為優勝。

他直言,中銀香港現時約6厘派息處於「唔高都唔低」的水平,「以全年睇,滙豐股息收入近8厘,所以股價持續破頂。」他補充現時市場上投資銀行股主要以收息為主,因此無論在派息頻率及收益率方面方面,滙豐更勝一籌。

不過伍禮賢表示本地銀行股沒有過多亮點,相反平均股息率介乎8至9厘的內銀股更為吸引。

Source: 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