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烽火波及烏克蘭「國魂」 戰爭還能夠談判解決嗎?

July 25, 2023
338 views

自俄羅斯上周退出《黑海糧食協議》之後,人們本來預期這只是跟過去幾次協議續期一般的半認真威脅,在土耳其的勸說和「全球南方」國家的壓力之下,普京(Vladimir Putin)很快就會「迷途知返」重回協議。豈料一周以來的事態發展卻預示着這是俄方升級戰爭的一環,目標也許是要讓從古希臘時代已有「糧倉」之譽的烏克蘭土地美名不再。

退出糧食協議之後,俄軍接連幾個晚上動用導彈和無人機遠程攻擊敖德薩州(Odesa)的運糧港口設施,期間更毁掉了至少6萬噸穀物。到了本周初,俄軍更向黑海以外的烏克蘭運糧基建發動攻擊,在7月24日清晨以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和羅馬尼亞邊境上小城雷尼(Reni)的糧倉。

此位處多瑙河岸的城鎮是烏方自去年俄烏戰爭以來積極建設的對歐運糧路線上的一個環節,從多瑙河往歐運糧成本較高,但此刻其每月運載量已可高達200萬噸,此數已高於俄方尚未退出糧食協議卻以行政手段阻撓的烏克蘭月計黑海糧食出口量。

敖德薩州一處港口的受損情況。(Reuters)

此前一天,俄羅斯的導彈攻擊也針對了敖德薩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的市中心,當中曾被前蘇聯拆除、2003年才原址重建的主顯聖容主教座堂受到嚴重破壞,而在2019年烏克蘭東正教會正式另立門戶之後,此教堂其實直到受襲之前也並未改宗烏克蘭,而尚隸屬於莫斯科東正教會的烏克蘭分支。(莫斯科方面稱破壞可能是烏克蘭防空導彈造成。)

如果上述的攻擊軌跡持續,一直認為美國主導北約東擴迫使普京入侵烏克蘭的美國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去年作出的判斷似乎愈見明顯為真——那就是,普京已然轉變策略,將戰爭目標定位為將烏克蘭打成一個不能運作的破爛國家。

東正教對於烏克蘭的重要性不在話下。而烏克蘭人也一直以國土上肥沃的黑土地為榮,不少人都認為烏克蘭上藍下黄的國旗顏色正是代表着藍天之下的無際小麥田——地上糧食的生產可算是烏克蘭的「國魂」。

普京也許已然轉變策略,將戰爭目標定位為將烏克蘭打成一個不能運作的破爛國家。 (Reuters)

當然,這並不代表普京的策略一定會成功。觀乎去年10月其發動的能源攻擊,很明顯並未能達至在冬季拖垮烏克蘭反抗意志的目的。

可是,當西方國家最近都在或明或暗表態認為本年底俄烏將出現談判機會之際,普京卻透過包括上述攻擊在內的手段升級戰爭,配合起烏克蘭發動反攻近兩個月並無明確戰果的形勢來看,俄方似乎己確信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的長遠優勢,因而不會輕易接受潜在妥協而在本年底按照西方劇本在談判桌上爭取停戰。

如果米爾斯海默的判斷準確,在烏克蘭人不主動放棄之前,戰爭本年內實在難望結束。畢竟,即使西方厭戰之情漸起,如果普京不作出實質上的一些讓步,歐美政界也難有收縮援烏力度的下台階。

若然如此,我們大概可為俄烏戰爭兩周年預先籌備了。

Source: 香港01